电影的《活着》在我看来,与小说相比有着很大的出入,整个故事主线还在,但很多情节与小说不同。所以当我看的时候,会很纠结,有点难以接受。
福贵是一个苦命的人,经历的一切是时代的折射,也是个人在时代变化中被迫的改变。从地主家的少爷沦落为贫民,这辛酸荣辱又有谁感同身受呢?家珍,凤霞,有庆,二喜,苦根(馒头),他身边的所有人渐渐离他而去,只有馒头还在,心想着,以后会好的吧。也许会好的吧,以后这事谁又说的准呢。
平凡人在时代面前,什么也做不了,能够勉强的活着,尽力的活着
第一次如此祈盼一场电影快点收场,生怕再看下去,又有一个人会告别活着的世界。依稀仿佛记得小说中的结局没有如此善良,四个人围在一起吃饭的结局是一种张艺谋的仁慈式温柔。
转念发现,余华若不是此般残忍,或许我永远也悟不出,活着,这两个字所代表的一切。
那是一种残忍成就的宿命感。
虽患得患失,但绝不是血淋淋的,反而,它心如止水。
看到血染的布单盖着的有庆时,听到室友在身边轻轻的擦眼泪。一切都沉寂下去了。除了声嘶力竭,一双苍老而沧桑的父母不知如何悲伤。
凤霞的命运,是说不出痛苦的命运。在影片结尾,那句“求求你,我只有这一个女儿”跟眼泪一同迸发。
活着,或者只要活着。
什么都没留下,人走过了的痕迹淡如水。福贵得到的不是报应,福贵甚至不应有任何报应。
张艺谋的构图无疑是精彩绝伦的,时代充满回忆性的画面无疑是温暖的,演员之演技无疑是天衣无缝的。这些理性的分析都太过于残忍,构图算什么,画面算什么,演习又算什么。电影做到了,让我轻轻一颤。
只有活着,才算一切。
《活着》这本小说我在高中就看过,与电影不同,小说结局更加压抑,只剩下福贵一个人活着。虽然电影比小说留下了更多希望,却仍免不了如潮水一般涌过来的无奈感,这些小人物那么努力地活着,好不容易福贵不赌了被抓壮丁回来了,好不容易可以吃上饺子了,好不容易有外孙了,却一次次将美好打碎。似乎小人物万般努力,在大时代的潮水面前,也只不过是浮萍,如扁舟,如落叶,难以逆流而上,不得不默默承受这一切。
或许放在现在,很多人不能接受小说和电影中那么多接连不断的死亡
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,虽然可以讲述同一个故事,表现同一种精神内核,但是在相互转换的时候要保持着完全的一致难度是极高的,也就是说,任何一部小说要拍成电影都会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编。
张艺谋在遇到好剧本的时候是一个可以表现出个性的导演(且不论这种个性对作品的影响),而余华的加入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主题思想的不偏离,当然,还要考虑广电总局的审查尺度(事实上即使余华做出了改变结局这样大的妥协,这部影片最终仍旧因为“诋毁社会主义法制,诋毁政党执政能力”而没有通过审查),从以上几点来看影片的改编基本上可算成功,并且也受到了业内的认可(获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、全美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、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非英语对白电影等众多重量级大奖)。
以下就几个方面分点列出电影与小说的不同之处:
一、 主题思想
小说的基调无疑是沉重与黑暗的,这是主人公所在的时代决定的,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“人和命运的关系”这个主题的特性所决定的。余华说:“《活着》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
在时代的洪流中好好“活着”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pxjc1688.com/movie/id-153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