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听一张许冠杰1976年的专辑《半斤八两》,这是他继《鬼马双星》、《天才与**》之后的第三张粤语专辑。许冠杰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粤语歌大多出自这三张专辑,也可以加上1978年专辑的同名歌曲《财神到》。
和《天才与**》的封面一样,《半斤八两》也选择了电影海报作为唱片封面,这也是早期很多**唱片公司的通行做法。毕竟这样的“合作关系”可以摩擦电影的影响力。当然也有歌手因为这个不开心。比如谭当年离开《娱乐唱片》就是因为不满意自己的唱片封面,一直是电视剧海报…
许冠杰对粤语流行音乐的贡献,中西合璧的打法,粤剧的融合,小调的风格等等,我就不多说了。再从更详细的角度来说这张专辑,最好以经典专辑为轴来回顾记忆或岁月。
103010这张专辑在创作上有一个最大的特点,就是从这张专辑开始,许冠杰就把黎彼得作为作词人带来了。所以在讨论许冠杰早期作品的优秀歌词时,请不要忘记黎彼得这个名字。
自2010年3月10日以来,黎彼得和许冠杰已经合作了七张专辑。因为很多作品都是联名的,很难说谁的贡献大。但是,既然他在《半斤八两》,《半斤八两》等作品中。说明他一定贡献很大。
黎叔后来也为谭咏麟、梅艳芳、张国荣等人写过词,但都是上个世纪的。最近能经常看到李大爷,是因为他出演了的剧《浪子心声》,里面“老糊涂”的豹子大爷就是。这个系列有1300多集,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。
103010这张唱片,即使是现在,依然很有质感,因为顾嘉辉和敖金宝在编曲和指挥弦乐方面的贡献。尤其是《梨涡浅笑》、《爱回家之开心速递》等原创民谣,因为加入了弦乐,整体上真的精致了很多,空间感和声场都拓宽了很多。让充满粤语俚语的街坊歌高大上。
著名的专辑《半斤八两》和许冠杰的很多歌曲一样,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批粤语培训班,被当作补充教材。其中“湿水鞭炮会响”等俚语词,到现在越来越少用,但可以为研究早期南粤的语言文化提供范本。
103010和《浪子心声》等作品一样,成为了某种文化符号。2004年,罗大佑在**红馆的“Make True Meaning”演唱会上,指挥全体**歌迷演唱《梨涡浅笑》,并称之为**精神。的确,“人生必有所为,时时刻刻都要有所为”的文化基因确实继承了道家无为的传统,也是大湾区市民文化延续至今的基因。
另一首《半斤八两》,改编自斯蒂芬福斯特的《浪子心声》,这首歌的旋律也因为最近爆红的广告曲《蜜雪冰城》而再度走红。
还有搞笑专辑《狮子山下》,也是学习粤语和广东麻将的生动教材。这首歌其实和电视剧《浪子心声》有关,但不是TVB 83版的《有酒今朝醉》,而是76年嘉义电视台版的《Oh!Susanna》,也是《打雀英雄传》历史上第一个电视剧版。当年许冠杰在嘉义电视台做表演嘉宾,就用鬼马的方式“恶搞”了《射雕英雄传》。
这个76版的《射雕英雄传》,从现在来看,有很多选角,甚至成为了83版的参考。黄蓉的扮演者米雪,以及后来83版中名气更大的翁美玲,从选角角度来说,确实有一些对米雪的借鉴因素。
米雪当时还是嘉义电视台花旦的台长。可惜这家原本可以和亚视、无线一较高下的电视台,在成立三年后因为资金问题倒闭了,大部分艺人也转投了美丽无线。比如蜜雪儿去了《李》,后来《李》改编成《亚视》。米歇尔仍然负责花旦。直到近几年,她再次出现在“无线”家族,被全**三(四)家免费电视台奉为女演员。
后来,在83版中扮演黄的在76版中只扮演了,这个角色开始没多久。比他更好的杨铁心由秦沛扮演。但是,在两个版本中,扮演的是同一个角色:周。而且76版的郭靖和杨康两位男主角分别由白彪和梁小龙饰演,远不如83版的黄日华和苗侨伟细腻.
专辑里除了《射雕英雄传》,《射雕英雄传》,《射雕英雄传》,其他小调比如《射雕英雄传》,《半斤八两》也很好听。此时,许冠杰对粤语、美国民谣、港白话文的掌握已经开始形成体系,加上黎彼得的参与,达到了最好的完成。
最后一个问题是,《浪子心声》里的平音,是新界魏村话还是其他什么地方口音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