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父母越来越关注孩子的身高,尤其是上了幼儿园和小学之后。看到同龄孩子的身高,会着急做各种检查,补钙,吃护肤品促进身高发育,甚至测骨龄。
骨龄是骨头的年龄,不是骨密度。他们是不同的。
骨龄是一个人的生物年龄,通俗地说,就是一个人的骨骼生长年龄。
人体每块骨头的发育过程都是连续的、阶段性的。骨龄可以准确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度,对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也有临床意义。
骨龄一般通过拍摄左手和手腕的x光片,以及图谱或评分法来评估。有一个标准的骨龄图谱。
那么,监测骨龄的意义何在?骨龄可以预测孩子的身高潜力。当然,通过测骨龄,分析结果,可以调整饮食、作息等。从而最大化高度潜力。
骨龄不仅可以确定儿童生理年龄的范围,内分泌科医生还会通过骨龄检查来判断身材矮小、身高过高、生长迟缓、性早熟、性成熟晚、生长激素缺乏等内分泌疾病。
骨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,一般随实际年龄波动不超过一年。如果差别太大,就要考虑早晨的长度和晚上的长度。
**界对骨龄的要求会更高。比如练体操的孩子个子不高,但是在选择体操运动员的时候,会根据骨龄选择个子不高的孩子。
如果不走运动路线,想让孩子的身高达到最大潜能,就需要延缓骨龄的增长速度。应该从控制体重、调整饮食等方面进行一些干预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测骨龄?\ u200d
不要盲目考年龄。在孩子长得太快或太慢的时候测试身高是有意义的。骨龄的调整是期望它能发挥出预期的价值,而不是无限的增加身高。身高是孩子长期健康的重要指标,但不是无限的,也不是父母能让孩子长得多高就长得多高。需要根据各种评估和自身因素,有一个最大的预期身高值。
在影响身高的因素中,遗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,这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选择高个子结婚的原因。
判断孩子身高增长速度的标准是一条通用的“生长曲线”。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每个阶段的标准身高、最大和最小区间。只要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其他不良症状,就不需要检查。
年龄反映的是身体成熟的程度,6岁以下的孩子还处于正常的发育阶段。如果没有特殊情况,不建议6岁以下儿童拍骨龄照。
但如果孩子身高水平比遗传身高高2级,最好做骨龄测试。这种情况下,性早熟的可能性更大,可能导致性早熟或肾上腺疾病。如果骨骼年龄落后,高度偏低,就要警惕生长激素缺乏等疾病导致的生长迟缓。
骨龄检查安全吗?如果医生说孩子可能得了肺炎,需要做胸片检查,大部分家长都不会拒绝。骨龄检查的辐射剂量约为胸片的十分之一,是安全的。
虽然安全,但不代表可以随时测。第一,仅仅测一两次骨龄,并不能完全说出孩子的身高。除非你每年定期测量,否则监测是有意义的。另一方面,定期测骨龄实际上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。再次,孩子的身高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,而不是你多测几次骨龄孩子就能长多少厘米。所以我们不强调,不过度,也不常规测骨龄,但是如果有相关疾病的诊疗需要,我们也不拒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