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市有几个区?
中山市区由石岐区、东区、西区、南区、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五桂山区组成。
中山市辖24个镇(街道、高新开发区);其中包括5个街道(石岐区、东区、西区、南区、五桂山区);18个镇(黄圃镇、南头镇、东凤镇、阜沙镇、小榄镇、东升镇、古镇镇、横栏镇、三角镇、民众镇、南朗镇、港口镇、大涌镇、沙溪镇、三乡镇、板芙镇、神湾镇、坦洲镇)及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。
相关内容:
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,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、北江下游出海处,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,西邻江门市区、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,东南连珠海市,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**特别行政区相望。
中山市行政管辖面积1800.14平方公里。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公里,东南至澳门65公里,由中山港水路到**52海里。
中山市有几个区呢?
截至2022年3月,没有区。
中山市下辖15个镇(黄圃镇、南头镇、东凤镇、阜沙镇、小榄镇、古镇镇、横栏镇、三角镇、港口镇、大涌镇、沙溪镇、三乡镇、板芙镇、神湾镇、坦洲镇)。
8个街道(石岐街道、东区街道、西区街道、南区街道、五桂山街道、中山港街道、民众街道、南朗街道)。
区域内含有1个***开发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经济协作区翠亨新区,辖132个社区和150个行政村。
区划沿革:
1995年,辖9街道24镇:中山港街道、中区街道、东区街道、西区街道、郊区街道、环城区街道、岐江区街道、莲峰区街道、烟墩区街道、三乡镇、三角镇、大涌镇、小榄镇、五桂山镇、古镇镇。
东凤镇、东升镇、民众镇、沙朗镇、沙溪镇、坦洲镇、坦背镇、板芙镇、阜沙镇、南头镇、南朗镇、神湾镇、浪网镇、黄圃镇、港口镇、翠亨村镇、横门镇、横栏镇。市**驻东区。
1996年9月,将中区、烟墩区、莲峰区、岐江区4个街道合并为中区街道;同年12月,石岐郊区街道改为北区街道。
1998年1月1日,环城区街道正式更名为南区街道。1998年,撤销翠亨村镇、横门镇,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蓢镇。
1998年8月,撤销管理区。
1999年,撤销沙朗镇并入西区街道,撤销坦背镇并入东升镇。
2000年5月,撤销中区街道办事处和北区街道办事处,组成石岐区街道办事处;撤销浪网镇,将其并入民众镇;6月8日正式实施。
至2000年底,全市设置19个镇、4个街道、1个开发区,辖94个居委会、400个村委会。
2002年,中山市辖5个街道(东区、西区、石岐、环城、中山港)、19个镇(港口、三角、民众、南蓢、三乡、坦洲、神湾、板芙、大涌、沙溪、横栏、古镇、小榄、东凤、南头、阜沙、黄圃、东升、五桂山),400个村委会、124个居委会。
2003年9月1日,南蓢镇更名为南朗镇。
2005年11月10日,撤销五桂山镇,设立五桂山街道办事处。至此,中山市辖6个街道、18个镇。
2008年末,中山市户籍总人口1464343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772615人。辖6个街道(石岐、东区、西区、环城、中山港、五桂山)、18个镇(港口、三角、民众、南朗、三乡、坦洲、神湾、板芙、大涌、沙溪、横栏、古镇、小榄、东凤、南头、阜沙、黄圃、东升)。
市**驻东区街道。
2009年末,中山市面积1770.42平方千米,辖6个街道、18个镇,120个社区、159个行政村。市**驻东区街道。
2021年7月19日,撤销小榄镇、东升镇,设立新的小榄镇;撤销民众镇,设立民众街道;撤销南朗镇,设立南朗街道,将中山港街道海滨社区的马安村划归南朗街道管辖。
中山市几个区
中山市6个区,中山,古称“香山”,人杰地灵,名人辈出,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。广东省地级市,全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,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、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、广东地区性中心城市之一、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第5的经济总量,并与顺德、南海、东莞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。
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,1925年,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,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、北江下游出海处,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,西邻江门市区、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,东南连珠海市,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**特别行政区相望。
广东省中山市一共有几个区
截至2019年,广东省中山市内一共有两个区,分别为***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翠亨新区。
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,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、北江下游出海处,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,西邻江门市区、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,东南连珠海市,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**特别行政区相望。
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,珠江口西岸,北连广州,毗邻港澳。
截至2019年,下辖18个镇,6个街道,区域内含有1个***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翠亨新区。总面积1783.67平方公里,户籍人口170.47万。祖籍本市的海外华侨和旅居港澳台同胞共90多万人。
扩展资料:
中山市的建制区划沿革
中山古称香山,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,建制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(公元1152年),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县。
1949年10月30日,中山县解放,后来逐渐分出珠海县、斗门县(大部分)和划出部分地方归番禺县、顺德县、新会县。
解放后,中山县得到了飞速发展变化。1950年4月,即被广东省民政厅列为特等县百科。
此后,中山虽被逐渐分出珠海县、斗门县(大部分)和划出部分地方归番禺、顺德、新会等县,但主要经济指标仍处于全省100多个县的前列。
1982年,中山县被**农牧渔业部列为全国富县之一;
1983年12月22日,撤销中山县,设立中山市(县级),以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中山市的行政区域。
1988年1月7日,中山市升为地级市,由广东省****管辖。
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,步入了城市经济发展进程,并取得显著成就,于1989年被**统计局列为我国**批发部6个跨入**水平的城市之一。
中山市有哪些区
中山市不设区,是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。
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;1925年,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,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、北江下游出海处,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,西邻江门市区、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,东南连珠海市,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**特别行政区相望。
1988年1月,升格为地级市行政区划。
截至2019年8月,中山市下辖18个镇,6个街道,分别是:石岐街道、东区街道、西区街道、南区街道、五桂山街道、中山港街道、黄圃镇、南头镇、东凤镇、阜沙镇、小榄镇、东升镇、古镇镇、横栏镇、三角镇、民众镇、南朗镇、港口镇、大涌镇、沙溪镇、三乡镇、板芙镇、神湾镇、坦洲镇。
扩展资料:
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,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、北江下游出海处,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,西邻江门市区、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,东南连珠海市,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**特别行政区相望。全境位于北纬22°11′—22°47′,东经113°09′—113°46′之间。行政管辖面积1800.14平方公里。
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公里,东南至澳门65公里,由中山港水路到**52海里。总面积1783.67平方公里。
粤语方言分为4种:
1、石岐话,主要分布在石岐地区、南区和南朗镇。
2、沙田话(近顺德话),主要分布在南头镇、黄圃镇、东凤镇、小榄镇、阜沙镇、东升镇、横栏镇、港口镇、民众镇、坦洲镇、板芙镇及西区的沙朗、南朗镇的横门等地。
3、三角话(近东莞话),主要分布在三角镇。
4、古镇话(近新会话)主要分布在古镇镇。